博士生培养

通信与信息系统直接攻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基本信息

发布时间:[2017-11-23] 来源:[学院] 点击量:[1645]
I.培养目标
1. 在信息科学与通信科学方面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深入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新技术和前沿动态,系统深入地掌握通信与信息系统或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并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2. 具备独立承担和研究解决本学科某些方向理论研究课题和前沿发展课题,并提供创造性成果,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3.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II.研究方向
1. 现代信息与通信理论和系统技术
研究现代通信中信道和信号特征描述与处理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信源与信道最佳编译码的理论与技术;数字调制解调的理论与技术;检错与纠错编码的理论与技术;信号复用与多址的理论与技术;同步与数字复接的理论与技术;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加密、解密的理论与技术;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各种干扰的机理及先进的抗干扰技术。
2. 无线通信系统与通信网
研究现代各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特点及组网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新一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组网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各种新型无线网络及通信网络的系统模型、理论方法及实现技术。
3. 视频处理与多媒体通信的理论与技术
研究数字视频的处理、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多媒体信息的采集、压缩、存储、表示、理解及信息的集成与复用;研究宽带网络和无线通信中数字媒体编码压缩与传输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多媒体信息可视化与人机界面交互技术;研究嵌入式多媒体处理系统。
4.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研究数字图像处理、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手写体文字识别与鉴别技术、语音识别与鉴别技术、人体生物信息智能识别技术、多媒介的人机通讯技术;研究生物与医学图像的处理方法和应用;研究基于内容的图像、音频、视频的检索与管理技术。
5. 雷达信号处理   
研究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机理,合成孔径雷达后向散射模型,sar影像预处理及其区域分割、目标分类、信息提取的理论与技术,以及sar数据与其它遥感数据的信息融合技术;研究以探测地球物理介质(电离层、海洋、高空大气等)为对象的高频雷达及其信号处理与目标识别的方法和技术。
III.学习年限
博士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硕博连读、直博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学习年限8年。
IV.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学习不少于12学分,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年内完成。具体分配如下:
1.学位课程(8学分)
公共必修课(4分)
(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学时 2学分
(2)博士生外语课                  36学时 2学分
学科学位课程 (4分)
(1)现代通信系统与技术                 36学时       2学分
(2)现代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             36学时       2学分
2.选修课程 (不少于4学分)
含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选修课不局限于本专业博士培养方案,可根据科研需要或导师建议在全校博士或硕士培养方案中选择。
(1)最优化                         36学时       2学分
(2)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36学时       2学分
(3)雷达信号处理                   36学时       2学分
V.学位论文
1.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内容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相关领域最新成果、研究内容与特色、研究方法、关键技术、主要创新点、论文工作计划等。
开题报告一般在博士第三学期完成,最迟在答辩前一年进行,开题报告时间、地点、报告人、报告主题等信息将提前在网上公开。由主导师及其指导小组成员等组成考核小组(五名及以上成员),对选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并就研究工作提出具体意见。
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如未通过,应在规定时间内重新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应随意变动选题,因特殊原因变动者,应由博士生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与培养单位同意(需在培养单位备案),可重新做开题报告。
2.学位论文过程检查
定期开展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检查,每隔3-5个月,博士研究生应对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汇报,说明已完成的论文工作和阶段性成果、主要困难、下一步工作计划及论文预计完成时间等,导师及指导小组应对博士生的阶段性工作进行评价与指导。
3.预答辩
博士生完成学位论文并经导师审阅认可后,应在正式答辩前三至六个月提出预答辩申请。预答辩由培养单位统一组织,需聘请3-5名专家组成预答辩小组,按照正式答辩程序进行。预答辩时间、地点、预答辩人等信息将进行网上公开。
预答辩小组主要对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写作规范等进行严格审查,并以评议方式做出合格、不合格的决议。博士生应根据预答辩专家建议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的论文经导师审阅通过后方可提交正式答辩申请。未通过预答辩的论文不予安排正式答辩。
4.答辩
通过预答辩的博士生,在论文修改完善基础上,经导师审核同意,应在答辩前两个月向所在培养单位提交论文评审与答辩申请,具体要求按照武汉大学博士学位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
VI.其他必修环节
1.学科综合考试
学科综合考试在博士生学习的第三学期结束前进行,由学科点成立综合考试小组,由本学科或相关学科3-5名专家组成,制定综合考试实施规则,在考试前一个月应在网上公开博士生综合考试时间、内容与方式,确定一名负责人主持综合考试工作。
考试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暂缓通过三种,通过综合考试博士生名单应上网公示。对于暂缓通过的博士生,可根据具体情况建议学生重新考试或退学。博士生在学期间共有两次综合考试机会,第一次考试未通过者允许参加下一次考试(两次考试的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两次均未通过,按退学处理(硕博连读生、直博生可转为硕士)。
2.学术交流
博士生应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道德规范讲座”和其它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研究生论坛等学术研讨活动。同时,在攻读博士期间还应具有在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发言的经历。
3.学期学术报告
博士生每学期应在一定范围内至少做一次学术研究进展汇报,导师组应进行考评。
4.实习实践
根据学科点各个不同研究方向,由导师提出各方向博士生的相关实习实践要求,含教学、科研、同行交流等方面。
5.经典文献阅读
根据学科点各个研究方向,由导师指定相关经典文献目录。
6.申请学位资格论文要求
博士生达到武汉大学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并符合《电子信息学科博士生论文发表要求》(单独公布)中相关条件后方可申请学位。
 
 
VII.培养方式
1.博士生的培养应依托高水平科研项目,强化系统科研训练,实现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重点进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2.建立和完善有助于调动和发挥学术团队作用的培养机制,实现导师与导师指导小组相结合、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建导师指导小组(含副教授,小组成员可跨学科跨院系),共同负责博士生培养的全程指导与质量监控。
3.博士生入学一个月内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培养方案,结合个人实际,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对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科研工作计划与进度、实习实践、学术交流、学位论文等进行明确规定。
4.注重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优秀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应有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经历,如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入各类国际研究机构访学、合作研究、参加联合培养项目等。

版权所有:先进网络与智能系统ANTIS研究团队